公祖仔姓謝名安,字安石,號東山。是東晉王朝有名的宰相,祖籍陳郡陽夏(今河南太康)人。他出身名門大族,祖父謝衡以儒學知名,官至國子祭酒;父親謝裒(方音“蒲”),官至太常卿,母親錢氏,生有謝奕、謝據、謝安、謝萬、謝鐵、謝石等六個兒子,謝安排行第三。謝安生于晉元帝三年(公元320年),生性聰慧,才智過人,年輕時就思想敏銳深刻,舉止沉著鎮定,風度優雅流暢,能寫一手漂亮的行書。東晉朝野名士都很器重他,少年時就有重名,但不願做官,曾隱居于會稽(今浙江紹興)的東山,所以人們稱他為“謝東山”。

王朝曾多次徵召他出來做官,他都稱病推辭掉,後來拒絕應召的謝安乾脆隱居到會稽的東山,與王羲之、許詢、支道林等名士名僧頻繁交遊,出則漁弋山水,入則吟詠詩文,挾妓樂優遊山林,就是不願當官。雖然謝安屢次違背朝廷旨意,隱居東山不出,但當時的士大夫卻都對他寄予很大的期望,以至時常有人說:「安石不肯出,將如蒼生何?」他的妻子劉氏是名士劉惔的妹妹,眼看謝氏家族中的謝尚、謝奕、謝萬等人一個個都位高權重,只有謝安隱退不出,曾對謝安說:「夫君難道不應當像他們一樣嗎?」謝安掩鼻答道:「只怕難免吧!」。

然,升平三年(公元359年)發生的四弟謝萬被廢黜事件,長兄謝奕病死,使謝氏家族的權勢受到了很大威脅。到了升平四年(公元360年),謝安四十餘歲時征西大將軍大司馬恒溫再次徵召,他由東山再起出來擔任司馬之職。晉簡文帝時,當了尚書僕射(射音“亦”,是皇帝身邊管政務的首長) ;孝武帝時,進中書監(即宰相),管尚書事。他不再隱居東山、復出做官的事為人所津津樂道,歷史名句「東山再起」的典故由來,即指此。

元八年(公元383年),前秦的苻堅帶領號稱“投鞭可以斷流”的百萬雄兵,向淝水(在安徽境內)進兵。東京(東晉首都)大為震動,孝武帝派謝安出任征討大都督,指揮軍隊,進行抵抗。謝安就派他的侄兒謝玄(謝奕之子,字幼安,被孝武帝拜為建武將軍,是東晉名將,即我們所稱的二元帥,為兗州刺史,加都督徐、兗、青、司、冀、幽、并七州軍事)和謝石(字萬石,謝安的六弟,即我們所稱的大元帥)、謝琰(字瑗度,謝安的次子,即我們所稱的三元帥)帶領北府兵八萬,趕到淝水以東,與苻堅隔河對峙。性情多疑的苻堅,登上壽陽城觀望,只見晉軍營壘嚴整,又見八公山(在今安徽鳳台山)山上紅旗密布,認為晉軍還很強大,不敢下令進攻。

玄(前鋒都督)見苻堅猶疑不進,派人送信,要苻堅後退一點,讓晉軍過河決戰。苻堅果然下令向後撤退,但沒有說明原因。這時候,苻堅營中有個被抓來參戰的原晉將朱序,乘機高喊,“晉軍打過來了!”再說苻堅的“百萬雄兵”,大都是從各部落強逼而來的,不願為他賣命,一聽晉軍打過來了,回頭就跑,亂成一團,聽到“風聲鶴唳”,以為追兵已到,更加拼命狂奔,潰不成軍。晉軍以少勝多,取得大勝 ,這就是八公山上,草木皆兵“淝水之戰”的故事。後世用成語“草木皆兵”用來形容人在極度恐慌時,一有風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出處:http://www.kuang-ying.org.tw/02/02-1.htm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相片:033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077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01.jpg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心得: 我覺得王公廟是間歷史悠久的廟,也是非常大間的廟,希望大家可以去參考看看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64152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